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抗台具体涉及抗台风光伏支架。风光伏支方法
背景技术:
2.光伏支架,制作是抗台光伏组件中为了摆放、安装、风光伏支方法固定光伏组件设计的制作特殊的支架,抗台风光伏支架主要是抗台用光伏组件与支架连接紧固,多用于沿海地区,风光伏支方法海面滩涂,制作对抗风能力要求较大的抗台地区。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在抗台风光伏支架使用的风光伏支方法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制作压块紧固方式紧固力小,后期需经常维护并更换螺丝,抗台并且传统的风光伏支方法支架若需要抗住12级以上大风,需要增加钢材的制作截面以及厚度,导致用钢量的增加,导致建设成本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台风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抗台风光伏支架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压块紧固方式紧固力小,后期需经常维护并更换螺丝,并且传统的支架若需要抗住12级以上大风,需要增加钢材的截面以及厚度,导致用钢量的增加,导致建设成本成倍增加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抗台风光伏支架,包括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圆形固定安装有槽钢立柱,所述固定桩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槽钢立柱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斜梁,所述斜梁与槽钢立柱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斜梁的顶部设置均匀设置有多根檩条,所述檩条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底部通过螺母锁紧在斜梁的顶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桩的外壁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外壁铰接有后斜撑,所述后斜撑的另一端与斜梁的外壁活动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抱箍能够对后斜撑提供支撑,使后斜撑能够对斜梁提供支撑。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抱箍的外壁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斜梁的外壁活动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斜撑杆能够对斜梁的一端提供支撑。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檩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远离第一紧固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的顶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二连接条通过第一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之间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使相邻的两根檩条之间更加稳固。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檩条的侧面且位于第一紧固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四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
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的顶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一连接条通过第四紧固件能够对相邻的两根檩条进行连接并固定。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抗台风光伏支架,通过对抗台风光伏支架的主体结构采用槽钢立柱,檩条,斜撑为主体钢构,并且通过使用多处铰接形式连接,使抗台风光伏支架增加了支架的整体稳定,同时也能在支架安装的过程中减少钢材用量,从而能够节约建筑成本。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抗台风光伏支架,通过抗台风光伏支架的紧固件程度提高,从而能够增强抗台风光伏支架抗风能力,进而加强了抗台风光伏支架的稳定性,使抗台风光伏支架上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抗台风光伏支架的整体用钢量比普通支架有较明显的降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图。
23.图中:1、固定桩;2、槽钢立柱;3、抱箍;4、第一紧固件;5、后斜撑;6、斜撑杆;7、斜梁;8、檩条;9、第二紧固件;10、第一连接条;11、第二连接条;12、第三紧固件;13、第四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抗台风光伏支架,包括固定桩1,固定桩1的顶部圆形固定安装有槽钢立柱2,固定桩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抱箍3,槽钢立柱2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斜梁7,斜梁7与槽钢立柱2之间为倾斜设置,斜梁7的顶部设置均匀设置有多根檩条8,檩条8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紧固件9,第二紧固件9的底部通过螺母锁紧在斜梁7的顶部。
27.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桩1的外壁设置有抱箍3,抱箍3的外壁铰接有后斜撑5,后斜撑5的另一端与斜梁7的外壁活动连接,抱箍3能够对后斜撑5提供支撑,使后斜撑5能够对斜梁7提供支撑,抱箍3的外壁铰接有斜撑杆6,斜撑杆6的另一端与斜梁7的外壁活动连接,斜撑杆6能够对斜梁7的一端提供支撑。
28.实施例2
29.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檩条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紧固件4,第一紧固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条11,第二连接条11远离第一紧固件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紧固件12,第三紧固件12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8的顶部,第二连接条11通过第一紧固件4和第三紧固件12之间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使相邻的两根檩条8之间更加稳固,檩条8的侧面且位于第一紧固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四紧固件13,第四紧固件1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条10,第一连
接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紧固件13,第四紧固件13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8的顶部,第一连接条10通过第四紧固件13能够对相邻的两根檩条8进行连接并固定。
30.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抗台风光伏支架的工作原理。
31.如图1-4所示,在安装抗台风光伏支架时,通过采用高强钢材,使固定桩1的一端插入地下,使槽钢立柱2对斜梁7继续安装,通过多处铰接形式进行连接,从而增加抗台风光伏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然后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进行安装,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
32.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抗台风光伏支架,包括固定桩(1),所述固定桩(1)的顶部圆形固定安装有槽钢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抱箍(3),所述槽钢立柱(2)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斜梁(7),所述斜梁(7)与槽钢立柱(2)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斜梁(7)的顶部设置均匀设置有多根檩条(8),所述檩条(8)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紧固件(9),所述第二紧固件(9)的底部通过螺母锁紧在斜梁(7)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1)的外壁设置有抱箍(3),所述抱箍(3)的外壁铰接有后斜撑(5),所述后斜撑(5)的另一端与斜梁(7)的外壁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3)的外壁铰接有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另一端与斜梁(7)的外壁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紧固件(4),所述第一紧固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条(11),所述第二连接条(11)远离第一紧固件(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紧固件(12),所述第三紧固件(12)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8)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8)的侧面且位于第一紧固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四紧固件(13),所述第四紧固件(1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条(10),所述第一连接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紧固件(13),所述第四紧固件(13)的侧面通过螺母锁紧在檩条(8)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抗台风光伏支架,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圆形固定安装有槽钢立柱,所述固定桩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槽钢立柱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斜梁,所述斜梁与槽钢立柱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斜梁的顶部设置均匀设置有多根檩条,所述檩条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底部通过螺母锁紧在斜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抗台风光伏支架的主体结构采用槽钢立柱,檩条,斜撑为主体钢构,并且通过使用多处铰接形式连接,使抗台风光伏支架增加了支架的整体稳定,同时也能在支架安装的过程中减少钢材用量,从而能够节约建筑成本。从而能够节约建筑成本。从而能够节约建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宛江波 裘霄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康贝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