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技术领域,种适自动作方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用于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
背景技术:
2.产品打包已经越发成熟,多种的半多格的制但是散装商品散装产品或是食品在打包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对食品进行均匀码放,因此码放食品的码放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进行称重,导致码放环节,托盘消耗了大量的种适自动作方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效率,用于为此,多种的半多格的制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散装商品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码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托盘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适自动作方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包括:置料板、立脚、用于置物盒、多种的半多格的制置物盖板以及固定结构,所述置料板下表面设置有四组立脚,立脚上端焊接于置料板下表面,置料板上表面开设有六组通槽,置料板上表面所开设的每组通槽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置物盒,置物盒上表面焊接于置料板下表面,置料盒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内部设置有置物盖板,置物盖板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杆,两组连杆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结构。
5.优选的,所述置物盒下表面所开设的下料口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通孔。
6.优选的,所述置物盖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转动柱,每组转动柱分别设置于一组置物盒下表面下料口内壁两侧通孔内部,置物盖板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耳板,每组连接耳板侧表面开设有通孔。
7.优选的,所述连杆一侧设置有把手,连杆之间设置有三组转动杆,其中位于两组连杆两端的转动杆超出连杆一段,每组转动杆分别设置于两组置物盖板下一侧下表面的连接耳板侧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内部。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备盒、限位块、固定盒、弹簧以及伸缩块,设备盒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置料板下表面,设备盒背面开设有导向槽,设备盒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以及固定盒,限位块以及固定盒分别设置于设备盒背部所开设的导向槽两侧。
9.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内壁,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块一端,伸缩块另一端穿过固定盒,延伸至固定盒外表面。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有置料板、置物盒以及置物盖板,将所需打包或是等重分装的产品放置在置料盒中,此时转动杆一段卡在设备盒背部的导向槽内部;置料盒可根据实际生产打包所需进行调整,可增加或削减置料盒内部的食品数量以符合需求,待所需打包产品放置在
置料盒内,通过摆动连杆一侧的把手,按压伸缩块转动杆便可从设备盒背部的导向槽内部脱离,带动置物盖板,将置物盖板翻开,所需打包物料便可落入下方的打包包装或是打包机传送带内,而后再次拉动连杆,将伸缩块按压至固定盒内部,固定盒内部的弹簧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当转动杆进入设备盒背部的导向槽内部时,操作人员释放伸缩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缩块对转动杆一段进行限位,便将转动杆卡入设备盒背部的导向槽内部,便可再次放置产品,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盖板、连接耳板以及转动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1、置料板;2、立脚;3、置物盒;4、置物盖板;5、连杆;6、限位块;7、固定结构;8、把手;9、转动杆;10、固定盒;11、弹簧;12、伸缩块;13、设备盒;14、转动柱;15、连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多种散装商品的半自动多格码放托盘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盖板、连接耳板以及转动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包括:置料板1、立脚2、置物盒3、置物盖板4以及固定结构7,置料板1下表面设置有四组立脚2,立脚2上端焊接于置料板1下表面,立脚2为置料板1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力,置料板1上表面开设有六组通槽,通槽方便放置商品物料穿过置料板1,置料板1上表面所开设的每组通槽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置物盒3,置物盒3上表面焊接于置料板1下表面,多组置物盒3方便放置均等的商品物料,置料盒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方便商品物料排出,下料口内部设置有置物盖板4,置物盖板4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杆5,两组连杆5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结构7,固定结构7方便置物盖板4密封置料盒底部下料口。
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置物盒3下表面所开设的下料口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通孔,通孔方便结构安装。
21.其中,置物盖板4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转动柱14,每组转动柱14分别设置于一组置物盒3下表面下料口内壁两侧通孔内部,转动柱14可以在置物盒3下表面的下料口内壁两侧的通孔内部转动,置物盖板4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耳板15,每组连接耳板15侧表面开设有通孔,连接耳板15方便连接。
22.其中,连杆5一侧设置有把手8,连杆5之间设置有三组转动杆9,其中位于两组连杆5两端的转动杆9超出连杆5一段,每组转动杆9分别设置于两组置物盖板4下一侧下表面的连接耳板15侧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内部,转动杆9可以在连接耳板15侧表面的通孔内部活动。
23.其中,固定结构7包括设备盒13、限位块6、固定盒10、弹簧11以及伸缩块12,设备盒13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置料板1下表面,设备盒13方便安装结构,设备盒13背面开设有导向槽,位于两组连杆5两端的转动杆9超出连杆5一段设置于导向槽内部,设备盒13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6以及固定盒10,限位块6以及固定盒10分别设置于设备盒13背部所开设的导向槽两侧,限位块6起到限制转动杆9在设备盒13背部导向槽内部的作用。
24.其中,固定盒10内部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10内壁,弹簧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块12一端,伸缩块12另一端穿过固定盒10,延伸至固定盒10外表面,转动杆9一段进入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伸缩块12按压至固定盒10内部,固定盒10内部的弹簧11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当转动杆9进入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时,操作人员释放伸缩块12,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伸缩块12对转动杆9一段进行限位,进而置物盖板4将置物盒3下料口闭合。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所需打包或是等重分装的产品放置在置料盒中,此时转动杆9一段卡在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置料盒可根据实际生产打包所需进行调整,可增加或削减置料盒数量以符合需求,待所需打包产品放置在置料盒内,通过摆动连杆5一侧的把手8,按压伸缩块12转动杆9便可从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脱离,带动置物盖板4,将置物盖板4翻开,所需打包物料便可落入下方的打包包装或是打包机传送带内,而后再次拉动连杆5,将伸缩块12按压至固定盒10内部,固定盒10内部的弹簧11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当转动杆9进入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时,操作人员释放伸缩块12,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伸缩块12对转动杆9一段进行限位,便将转动杆9卡入设备盒13背部的导向槽内部,便可再次放置产品。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